Dimon

life,code


  • 首页

  • 分类

  • 关于

  • 归档

  • 标签

centos 端口操作

发表于 2017-06-02

查看端口:
使用 netstat -anp | grep portno
即:netstat –apn | grep 8080

查看进程:
1、ps 命令用于查看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,grep 是搜索
例如: ps -ef | grep java,表示查看所有进程里 CMD 是 java 的进程信息
2、ps -aux | grep java,-aux 显示所有状态

  1. kill 命令用于终止进程,-9 表示强迫进程立即停止,例如: kill -9 [PID]
    通常用 ps 查看进程 PID ,用 kill 命令终止进程

linux mysql查看修改端口

发表于 2017-06-01

如何查看mysql 默认端口号和修改端口号 2015-03-19 17:42:18

  1. 登录mysql

[root@test /]# mysql -u root -p
Enter password:

  1. 使用命令show global variables like ‘port’;查看端口号

mysql> show global variables like ‘port’;
+—————+——-+
| Variable_name | Value |
+—————+——-+
| port | 3306 |
+—————+——-+
1 row in set (0.00 sec)

  1. 修改端口,编辑/etc/my.cnf文件,早期版本有可能是my.conf文件名,增加端口参数,并且设定端口,注意该端口未被使用,保存退出。

[root@test etc]# vi my.cnf
[mysqld]
port=3506
datadir=/var/lib/mysql
socket=/var/lib/mysql/mysql.sock
user=mysql

Disabling symbolic-links is recommended to prevent assorted security risks

symbolic-links=0

[mysqld_safe]
log-error=/var/log/mysqld.log
pid-file=/var/run/mysqld/mysqld.pid

“my.cnf” 11L, 261C written
[root@test etc]#

  1. 重新启动mysql

[root@test ~]# /etc/init.d/mysqld restart
Stopping mysqld: [ OK ]
Starting mysqld: [ OK ]

5.再次登录后检查端口已修改为’3506’.

[root@test etc]# mysql -u root -p
Enter password:
Welcome to the MySQL monitor. Commands end with ; or \g.
Your MySQL connection id is 2
Server version: 5.1.66 Source distribution

Copyright (c) 2000, 2012, Oracle and/or its affiliates. All rights reserved.

Oracle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Oracle Corporation and/or its
affiliates. Other names may be trademarks of their respective
owners.

Type ‘help;’ or ‘\h’ for help. Type ‘\c’ to clear the current input statement.

mysql> show global variables like ‘port’;
+—————+——-+
| Variable_name | Value |
+—————+——-+
| port | 3506 |
+—————+——-+
1 row in set (0.00 sec)

mysql>

总结:注意修改的端口不要被占用,而且要有规划,不要轻意的总是调整数据库端口。还有就是安全保障,记得与负责网络的人提前通知,以免端口无法正常使用。

centos 安装软件命令

发表于 2017-05-30

centos的软件安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:
[centos]rpm文件安装,使用rpm指令 类似[ubuntu]deb文件安装,使用dpkg指令
[centos]yum安装 类似[ubuntu]apt-get安装
rpm命令
(一)查询系统装已经安装的软件信息

对于一个rpm包来说,都是有”-“和”.”构成的,基本上有以下几部分组成: 包名 版本信息 发布版本号 运行平台,当出现noarch,代表的是软件可以平台兼容
1)查询系统中已经安装的软件

阅读全文 »

'v8'

发表于 2017-05-26

JavaScript 是一款拥有「自动垃圾回收」功能的编程语言。

市面上具有这样功能的语言,一般都是拥有相对应的虚拟机的,像 Java的JVM ,C#的CLR ,PHP的Zend。

虚拟机一般实现了代码解析,内存的管理、布局、垃圾回收等功能。

不像C/C++这种没有虚拟机的语言,它们需要手动管理内存。

阅读全文 »

'.htaccess文件解读'

发表于 2017-05-25

.htaccess文件(或者”分布式配置文件”)提供了针对目录改变配置的方法, 即,在一个特定的文档目录中放置一个包含一个或多个指令的文件, 以作用于此目录及其所有子目录。作为用户,所能使用的命令受到限制。管理员可以通过Apache的AllowOverride指令来设置。
概述来说,htaccess文件是Apache服务器中的一个配置文件,它负责相关目录下的网页配置。通过htaccess文件,可以帮我们实现:网页301重定向、自定义404错误页面、改变文件扩展名、允许/阻止特定的用户或者目录的访问、禁止目录列表、配置默认文档等功能。
.htaccess 详解

阅读全文 »

'mysql常用命令'

发表于 2017-05-25

第一招、mysql服务的启动和停止

net stop mysql

net start mysql

第二招、登陆mysql

语法如下: mysql -u用户名 -p用户密码

键入命令mysql -uroot -p, 回车后提示你输入密码,输入12345,然后回车即可进入到mysql中了,mysql的提示符是:

阅读全文 »

'彻底弄懂CommonJS和AMD/CMD!'

发表于 2017-05-23

JS中的模块规范(CommonJS,AMD,CMD),如果你听过js模块化这个东西,那么你就应该听过或CommonJS或AMD甚至是CMD这些规范咯,我也听过,但之前也真的是听听而已。 现在就看看吧,这些规范到底是啥东西,干嘛的。本文包括这三个规范的来源及对应的产物的原理。

一、CommonJS

1.一开始大家都认为JS是辣鸡,没什么用,官方定义的API只能构建基于浏览器的应用程序,逗我呢,这太狭隘了吧(用了个高端词,嘎嘎),CommonJS就按耐不住了,CommonJS API定义很多普通应用程序(主要指非浏览器的应用)使用的API,从而填补了这个空白。它的终极目标是提供一个类似Python,Ruby和Java标准库。这样的话,开发者可以使用CommonJS API编写应用程序,然后这些应用可以运行在不同的JavaScript解释器和不同的主机环境中。

在兼容CommonJS的系统中,你可以使用JavaScript开发以下程序:

(1).服务器端JavaScript应用程序
(2).命令行工具
(3).图形界面应用程序
(4).混合应用程序(如,Titanium或Adobe AIR)

阅读全文 »

'git代码冲突解决办法'

发表于 2017-05-17

Your local changes to the following files would be overwritten by merge
error: Your local changes to the following files would be overwritten by merge:

protected/config/main.php

Please, commit your changes or stash them before you can merge.

参考http://blog.csdn.net/zwhfyy/article/details/8625228

如果希望保留生产服务器上所做的改动,仅仅并入新配置项, 处理方法如下:

git stash
git pull
git stash pop
然后可以使用git diff -w +文件名 来确认代码自动合并的情况.

git stash 可用来暂存当前正在进行的工作, 比如想pull 最新代码, 又不想加新commit, 或者另外一种情况,为了fix 一个紧急的bug, 先stash, 使返回到自己上一个commit, 改完bug之后再stash pop, 继续原来的工作。
基础命令:
$git stash
$do some work
$git stash pop

进阶:
Git stash save “work in progress for foo feature”
当你多次使用’git stash’命令后,你的栈里将充满了未提交的代码,这时候你会对将哪个版本应用回来有些困惑,

’git stash list’ 命令可以将当前的Git栈信息打印出来,你只需要将找到对应的版本号,例如使用’git stash apply stash@{1}’就可以将你指定版本号为stash@{1}的工作取出来,当你将所有的栈都应用回来的时候,可以使用’git stash clear’来将栈清空。

git stash # save uncommitted changes

pull, edit, etc.

git stash list # list stashed changes in this git
git show stash@{0} # see the last stash
git stash pop # apply last stash and remove it from the list

git stash –help # for more info
反过来,如果希望用代码库中的文件完全覆盖本地工作版本. 方法如下:

git reset –hard
git pull
其中git reset是针对版本,如果想针对文件回退本地修改,使用

untracked working tree file
参考:http://blog.csdn.net/sheismylife/article/details/7204345
编写脚本自动编译并部署时的注意

如果想在C2上编写脚本自动从S1上获取最新代码时,要注意:

1.首先之前产生的公钥不能设密码,否则每次git pull的时候都会要求输入密码。

2.不要将项目中的编译中间文件提交到S1上,比如CMake工程里面的build目录的文件,Maven工程里面的target目录里面的文件。否则下次在C2等客户端用git pull会报类似于这样的错误:

error: Untracked working tree file ‘public/images/icon.gif’ would be overwritten by merge.
需要执行下面的命令才能修复:

git reset –hard HEAD
git clean -f -d
git pull

'pm2常用命令2'

发表于 2017-05-14

参考:pm2

$ npm install pm2 -g # 命令行安装 pm2
$ pm2 start app.js -i 4 #后台运行pm2,启动4个app.js

# 也可以把'max' 参数传递给 start
# 正确的进程数目依赖于Cpu的核心数目

$ pm2 start app.js –name my-api # 命名进程
$ pm2 list # 显示所有进程状态
$ pm2 monit # 监视所有进程
$ pm2 logs # 显示所有进程日志
$ pm2 stop all # 停止所有进程
$ pm2 restart all # 重启所有进程
$ pm2 reload all # 0秒停机重载进程 (用于 NETWORKED 进程)
$ pm2 stop 0 # 停止指定的进程
$ pm2 restart 0 # 重启指定的进程
$ pm2 startup # 产生 init 脚本 保持进程活着
$ pm2 web # 运行健壮的 computer API endpoint (http://localhost:9615)
$ pm2 delete 0 # 杀死指定的进程
$ pm2 delete all # 杀死全部进程

运行进程的不同方式:
$ pm2 start app.js -i max # 根据有效CPU数目启动最大进程数目
$ pm2 start app.js -i 3 # 启动3个进程
$ pm2 start app.js -x #用fork模式启动 app.js 而不是使用 cluster
$ pm2 start app.js -x – -a 23 # 用fork模式启动 app.js 并且传递参数 (-a 23)
$ pm2 start app.js –name serverone # 启动一个进程并把它命名为 serverone
$ pm2 stop serverone # 停止 serverone 进程
$ pm2 start app.json # 启动进程, 在 app.json里设置选项
$ pm2 start app.js -i max – -a 23 #在–之后给 app.js 传递参数
$ pm2 start app.js -i max -e err.log -o out.log # 启动 并 生成一个配置文件
你也可以执行用其他语言编写的app ( fork 模式):
$ pm2 start my-bash-script.sh -x –interpreter bash
$ pm2 start my-python-script.py -x –interpreter python

'回车和换行的故事'

发表于 2017-05-13

一:回车”(Carriage Return)和“换行”(Line Feed)起源

 首先,弄清两个概念:

               回车CR-将光标移动到当前行的开头。
               换行LF-将光标“垂直”移动到下一行。(而并不移动到下一行的开头,即不改变光标水平位置)

在计算机还没有出现之前,有一种叫做电传打字机(Teletype Model 33,Linux/Unix下的tty概念也来自于此)的玩意,每秒钟可以打10个字符。但是它有一个问题,就是打完一行换行的时候,要用去0.2秒,正好可以打两个字符。要是在这0.2秒里面,又有新的字符传过来,那么这个字符将丢失。

于是,研制人员想了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,就是在每行后面加两个表示结束的字符。一个叫做“回车”,告诉打字机把打印头定位在左边界;另一个叫做“换行”,告诉打字机把纸向下移一行。这就是“换行”和“回车”的来历,从它们的英语名字上也可以看出一二。
后来,计算机发明了,这两个概念也就被般到了计算机上。那时,存储器很贵,一些科学家认为在每行结尾加两个字符太浪费了,加一个就可以。于是,就出现了分歧。
Unix系统里,每行结尾只有“<换行>”,即”\n”;Windows系统里面,每行结尾是“<换行><回车>”,即“\n\r”;Mac系统里,每行结尾是“<回车>”,即”\n”;。一个直接后果是,Unix/Mac系统下的文件在 Windows里打开的话,所有文字会变成一行;而Windows里的文件在Unix/Mac下打开的话,在每行的结尾可能会多出一个^M符号。

二:区别

CR用符号’\r’表示, 十进制ASCII代码是13, 十六进制代码为0x0D

LF使用’\n’符号表示, ASCII代码是10, 十六制为0x0A

Dos和windows采用回车+换行CR/LF表示下一行,

而UNIX/Linux采用换行符LF表示下一行,

苹果机(MAC OS系统)则采用回车符CR表示下一行.

所以Windows平台上换行在文本文件中是使用 0d 0a 两个字节表示, 而UNIX和苹果平台上换行则是使用0a或0d一个字节表示.

注1:关于“回车键”的来历,还得从机械英文打字机说起。在机械英文打字机上,有一个部件叫“字车”,每打一个单词,“字车”就前进一格。当打满一行字符 后,打字者就得推动“字车”到起始位置,这时打字机会有两个动作响应:一是“字车”被归位,二是滚筒上卷一行,以便开始输入下一行,这个推动“字车”的动 作叫“回车”。

注2:这种差别在编程、不同OS之间传输纯文本时最需要注意。

12
yilikun

yilikun

18 日志
10 标签
GitHub
© 2017 yilikun
由 Hexo 强力驱动
主题 - NexT.Pisces